由著名导演奉俊昊执导,汇聚了罗伯特·帕丁森、娜奥米·阿基、史蒂文・元和马克·鲁法洛等一众明星主演的科幻冒险巨制《编号17/米奇17》(Mickey 17),于3月7日在包括中国内地和北美在内的多个地区同步上映。该片在北美的首周末票房表现抢眼,三天内累计达到1910万美元(覆盖3807家影院),创下奉俊昊作品在北美市场的最佳首周成绩。然而,在中国内地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首周仅收获991万元人民币(约137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观影人次为22万,远低于预期。根据猫眼预测,影片在中国内地的最终票房可能止步于1800万元左右。早在2月底,《编号17》就已经在韩国等国际市场率先与观众见面,截至上周末,其全球总票房已攀升至5330万美元。其中,韩国市场贡献了超过145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除北美之外的最大票仓。尽管票房表现出色,但影片的口碑却显得中规中矩:CinemaScore给出的北美观众评分为B,烂番茄的新鲜度为79%,观众爆米花指数达到了73%,MTC综合评分72分,而豆瓣上的评价则为7.4分。考虑到影片高达1.18亿美元的制作成本以及超过8000万美元的宣传费用,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要实现收支平衡,《编号17》至少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斩获2.75亿至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以目前的票房趋势来看,华纳兄弟似乎又要面临一次经济上的挑战。作为本片的核心吸引力,奉俊昊与罗伯特·帕丁森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不过,《编号17》在定位上的模糊不清,使得无论是出品方还是普通观众,都无法明确界定这部电影到底是面向“资深影迷”的艺术探索之作,还是一部面向大众群体的商业娱乐大片。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奉俊昊对于复杂叙事结构的独特见解,也通过一系列精彩绝伦的视觉效果,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来世界。从剧情上看,《编号17》围绕着主角们的探险历程展开,他们不仅要面对未知星球上的重重困难,还要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化,这种情节设计既考验了角色的心理素质,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情感深度。此外,电影中的特效场面堪称一绝,尤其是那些展现外星生物和异域风光的画面,无不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影片依旧未能避免一些争议。比如,部分评论认为影片虽然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在情感表达方面略显不足,导致整体观影体验稍显单薄。另外,关于影片是否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也成为了一个讨论的热点话题。一方面,它确实吸引了不少追求视觉享受和技术革新体验的年轻观众;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期待深入剧情和深刻主题探讨的影迷来说,《编号17》或许并没有完全达到他们的期望值。
总体而言,《编号17/米奇17》是一部集众多优秀元素于一体的科幻冒险电影,无论是在视觉效果还是演员表现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但是,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除了需要具备出色的制作质量之外,还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目标受众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像《编号17》这样的高质量作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和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奉俊昊导的《编号17》,罗伯特·帕丁森演的,票房不行啊,本钱都捞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