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明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北方昆曲剧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以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为蓝本,精心打造的新编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这部作品不仅在正乙祠戏楼和国家大剧院两处场地分别上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更是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特别是在2月15、16日于国家大剧院亮相的大剧场版,相比起正乙祠戏楼的小型沉浸式演出,更加注重运用现代舞台技术,实现了古典韵味与当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新编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深入挖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古典文献资源,从服饰到唱词,力求真实再现清代宫廷戏曲的独特风貌。由故宫博物院专家李华负责设计的“重彩绣花”真丝戏服,其款式、色彩及图案均依据故宫珍藏的明清服饰资料进行复原,展现了宫廷戏曲的奢华与精致。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所穿着的那些饰有缠枝莲、折枝花等图案的华丽戏服,每一件都是苏州剧装厂工匠们历时8个月手工精制而成。此外,十二花神手中的法器同样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宫廷宝石镶嵌工艺,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制作的精细与用心。
舞台美术设计师陈立基于“三元归一”的设计理念,巧妙地将三扇巨大的可移动“月亮门”造型景片与七层升降纱幕结合,并借鉴明代话本插图中的元素,如亭廊、假山、梅花枝等,在舞台上营造出一个既简约又充满诗意的中式园林空间,唤起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深刻共鸣。
这些景片如同流动的背景板,在不断变换中创造出多维度的空间体验:有时是蜿蜒曲折的花园小径,有时是虚幻迷离的梦境世界,有时则化身为少女闺房或是书生书房。黑白相间的色彩处理象征着阴阳两界的对立统一,当纱幕缓缓升起或降落时,仿佛撕开了一道通往神秘世界的裂口,让神鬼的世界悄然进入人间,“因梦而亡,因情而生”的杜丽娘在其间自由穿梭,演绎着生死轮回与梦境交织的唯美意境。
该剧的音乐唱腔严格按照古老的工尺谱进行翻译,保留了传统的古朴特质。配乐方面,则在保持昆曲原有丝竹乐器的基础上增添了编钟,使得整体音乐效果更显庄重宏伟,与以往多数《牡丹亭》版本那种飘逸浪漫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饰演杜丽娘的青年演员林晓以其温婉动人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而柳梦梅的扮演者周宇则凭借清亮悦耳的声音,二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演唱技巧,赋予了这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一种史诗般的浪漫气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刚从古戏楼下来,又登上大剧院 《游园·惊梦》玩转古典与现代极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