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观演出、品民俗……元宵佳节,北京市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通过各类文艺表演、非遗体验以及灯会游园等活动,首都的文旅市场延续了春节的热度,与大家共度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913场文化活动欢庆元宵
为了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元宵节期间,北京市组织了784项共计913场的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为了让市民和游客尽情享受传统节日的乐趣,各区纷纷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庙会、灯会和游园会。丰台区的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朝阳区的北京千灯夜、石景山区的“2025新春灯火游园会”、昌平区的白浮泉庙会、通州区的大运河新春游园会、顺义区的第二届花灯文化艺术节、大兴区的“中轴魏善·盛世大兴——彩灯大世界”主题活动、平谷区的首届京东大溶洞新春花灯夜游、延庆区的第三届世园花灯艺术节等,都将在元宵节期间持续举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此外,全市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还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编创和表演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例如,西城区推出的“看大戏到西城”宣南俱乐部元宵节专场演出、朝阳区的“灵蛇纳福舞新春,粉墨朝阳闹元宵”京剧戏迷新春联谊演唱会、密云区的“浓浓邻里情、欢乐闹元宵”群众文化活动,都为节日增添了无限欢乐。
非遗民俗活动再度成为焦点
随着春节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创新性的“非遗+”、“+非遗”活动成为了北京文旅市场的亮点之一。元宵节期间,这些非遗民俗活动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伴大家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及朝阳区政府联合举办的“京彩中轴线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中轴线上多点联动开展,元宵节期间还将继续呈现包括春节主题展、民俗展演在内的多项精彩非遗文化活动。
同时,三大国家级非遗项目也将陆续上演,提供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门头沟区的千军台庄户幡会展示了古老的传统;密云区的九曲黄河阵灯俗融合了灯阵、花会与戏曲;怀柔区的“敛巧饭”民俗文化活动则将非遗文化与旅游、科技、农业巧妙结合,设置了如“百步”长廊、“五谷丰登”集章、科技表演等多个特色环节。除此之外,全市各地还利用商圈、街区等场所举办了各类传统文化民俗活动。
125场演出点燃佳节文化气息
元宵节期间,全市已有82台125场营业性演出开票。以元宵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成为了节日的一大看点。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了《“乙巳蛇舞”:陈燮阳与中央民族乐团元宵节音乐会》,用美妙的旋律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并拉开乐团建团65周年庆典的序幕。北京京剧院在长安大戏院带来了《元宵佳节·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让观众在悠扬的唱腔中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演艺新空间作为北京演出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也在元宵节期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吉祥大戏院上演了经典剧目《锁麟囊》;繁星戏剧村、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等地则带来了《朱莉小姐》、《芝加哥之夜》等沉浸式演出;常营爱乐汇艺术空间奏响了《传世经典中外小提琴名曲音乐会》;嘻哈包袱铺五棵松剧场则为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不断的相声表演。
文/本报记者赵婷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北京上千场文化旅游活动热闹庆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