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星期四,电影《蛟龙行动》在大连举行了盛大的路演活动,主演李晨、王彦霖亲临现场,与观众分享了影片背后那些激荡人心的故事。作为一部聚焦潜艇作战及特战行动的影片,《蛟龙行动》通过双线叙事手法,不仅呈现了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还细腻地描绘了“国之重器”背后的深情厚谊,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军人及其家属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
路演中,热情洋溢的观众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对影片的深刻体会。其中一位海军军嫂的分享尤为感人,她提到自己的丈夫已在基层服役十年,他们之间聚少离多,但她一直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当看到影片中的丁机电长英勇牺牲时,她的心被深深触动:“我的丈夫正是这个职位,我深知这十年来他所经历的一切。”她的故事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也让大家更加理解了中国军人家庭背后的支持力量是多么的伟大。一名退伍军人激动地说:“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展现了‘国之重器',更重要的是它捕捉到了军人的真实情感——他们也会感到疼痛和恐惧,但依旧选择勇往直前。”这位老兵的话揭示了《蛟龙行动》的核心价值:既是对军事实力的展示,也是对军人人性光辉的赞美。
此外,有观众表示虽然自己并非军事迷,但电影让她深刻体会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了解到电影里的那些装备都是真实存在的,作为普通百姓,我为自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感到无比自豪。”她说道,“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得以一窥核潜艇内部的世界,也见证了军人的不凡风采。”影片采用双线叙述方式,一方面深入探索潜艇内的紧急操作,另一方面则展示了“蛟龙小队”的训练过程和实战场景。特别是两个令人动容的情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在潜艇舱内关闭舱门灭火的情景,“那两位战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我”,另一个是全艇官兵请战的画面,“那种团结一致、无所畏惧的精神,真的让人热血沸腾。”
李晨在接受采访时坦诚道,如何准确地再现潜艇部队的生活是《蛟龙行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这是一个从未完整出现在大银幕上的特殊群体,许多细节鲜为人知。”为此,整个剧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准备。据李晨介绍,潜艇内部的空间极其有限,休息床位只能满足三分之一人员的需求,“其余的人不得不轮流休息,因为每一寸空间都必须留给关键设备和生存系统。长时间的航行需要依赖氧烛供氧,在噪音、空气质量差的情况下,加上密闭空间带来的心理压力,这对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王彦霖补充说,在与真正的潜艇兵交流的过程中,他对他们的艰苦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长期缺乏锻炼机会,潜艇兵们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利用有限资源进行简单的体能维持。王彦霖感慨道,仅仅是几小时的拍摄就让他们几乎无法呼吸,“而我们的官兵却要常年面对这样的环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蛟龙行动路演现场,军嫂真情告白太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