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这部由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操刀,青年才子张艺兴担纲主演的作品,定于12月在北京首演。该剧巧妙地跨越时空界限,将现代与历史交织,讲述了一段关于两代敦煌青年的故事,以及他们之间的心灵对话。张艺兴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守护敦煌文化遗产的先驱常书鸿,也是未来敦煌数字文化研究中心的一名实习生张然,通过他的表演,观众得以窥见不同年代下对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不同于传统的剧场演出,《受到召唤·敦煌》将舞台搬到了中国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演出场地的大胆尝试,更是为了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该剧将结合电影技术、3D视觉效果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现代科技,力求展现一个既神秘又真实的敦煌。观众甚至有机会看到数字技术重现的20世纪法国街头景象,体验一次跨时空的视觉旅行。
近年来,越来越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舞台作品开始走向国际,赢得广泛赞誉。例如,音乐剧《飞天》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剧以敦煌壁画为灵感来源,生动再现了敦煌艺术的辉煌,不仅在国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还在今年的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上荣获最高奖项,成为文化交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这部作品以故宫珍藏的《千里江山图》为蓝本,通过七个章节的精彩演绎,带领观众穿越回宋代,共同见证青年画家王希孟创作这幅传世之作的过程。自2021年首演以来,《只此青绿》已经在全国乃至海外进行了超过600场的巡演,深受观众喜爱。不仅如此,该剧还进一步拓展了表现形式,推出了同名电影和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了更为多元的艺术享受。
无论是《受到召唤·敦煌》还是《只此青绿》,这些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表达。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也证明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正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景小勇所言:“‘青绿'IP的成功,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这种文化自信正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强大动力。(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传统里开出新花,打造IP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