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现,却引发争议,新版《红楼梦》宣传片一经发布,便激起了千层浪。其中,秦可卿的形象尤为引人注目,网友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在宣传片中,这位女演员以一种颇具争议的姿态出现:眼神妩媚,身着轻薄的白衣,躺在水面上,花瓣覆盖其身,似是遮掩又似是诱惑,这种表现手法不禁让人联想到某些低俗的B级片。
导演胡玫,曾以《雍正王朝》和《武汉大帝》等作品闻名,此次却似乎未能延续其往日的辉煌,反而让人大跌眼镜。原本有望成为经典之作的影版《红楼梦》,却意外成为了影视圈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诸多问题。
问题一:选角迎合市场,审美标准一落千丈。
网友们纷纷拿出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角色进行对比,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还是贾迎春,新版的选角似乎都与原著中的形象大相径庭。缺乏了原著人物的神韵,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网红的审美:苍白、幼小、瘦弱,统一的妆容和尖下巴。
秦可卿的形象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原本兼具钗黛之美的她,在新版中却变成了一个低俗的媚态形象。
问题二:资本驱动,只为圈钱,不惜走擦边球。
面对秦可卿形象的争议,电影主创的回应显得有些牵强:这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的“可卿仙子”。这种解释显然是为了迎合市场,强行制造话题。原著中秦可卿教授贾宝玉云雨之事,本是一笔带过,而电影却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问题三:翻拍成风,缺乏创新。
在影视圈内,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当导演创意枯竭时,便会选择翻拍经典或制作续集。翻拍无疑是一条捷径,可以利用已有的IP,节省时间和精力。然而,翻拍也容易出问题,如果导演、演员和编剧不能深入理解原著,不能创造出新意,那么结果往往是令人啼笑皆非。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敢于创新的导演,如电影《周处除三害》的导演,他将古老的故事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创作出了符合当下的作品,因此获得了票房的成功。
新版《红楼梦》的形象转变,无疑是令人遗憾的。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版本也给混乱的影视圈上了一课,成为了一个反面教材。
新版《红楼梦》,你会去观看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红楼梦》电影版尺度大开,娱乐圈的遮羞布被撕,这三大乱象是时候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