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百度云资源下载[HD1080P超清]网盘分享
https://pan.baidu.com/s/kFTgQytgthUnAtplvYSWDD6
从12月7日至9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迎来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的首演。这部作品由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操刀编剧与导演,并由青年才俊张艺兴担纲主演。最近,张艺兴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参与此次演出的心得体会。
在这部创新之作中,张艺兴挑战自我,一人演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是上世纪30年代初,在法国留学时被敦煌艺术深深吸引的常书鸿先生;另一个则是来自未来2035年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然。跨越百年时空的故事线,让这两个角色在剧中产生了奇妙的交集。
田沁鑫透露,创作灵感来源于1935年常书鸿先生在巴黎的一次偶然发现——一本关于敦煌文物的照片集。正是这本图册激发了他对敦煌文化的热爱,促使他毅然决然地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投身于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而到了2035年,新一代的年轻人依旧坚守着这份使命,继续讲述着敦煌的故事。田沁鑫希望通过这部剧向观众展现这些历史守护者们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对于能够出演这样一部意义非凡的作品,张艺兴表示非常荣幸。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他深入研究了常书鸿先生的生平事迹,尤其是通过阅读《愿为敦煌燃此生》这本书来汲取灵感。张艺兴坦言,面对如此多样的表演形式,无论是作为演员、歌手还是舞者,都需要达到极高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将每一次排练都视为提升自我的机会。
在准备过程中,张艺兴展现出了非凡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即使是在没有正式上台的日子里,他也从未停止过练习,无论是台词训练还是歌唱技巧,他都在不断精进。对于导演田沁鑫给予的高度评价——“很刻苦”,张艺兴则将其归功于整个团队的支持以及个人不懈的努力。
谈及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现代舞台艺术之中,张艺兴认为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使古老的文化元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强调,虽然传统文化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但只要勇于探索并结合当代审美趣味进行创新尝试,就有可能打破壁垒,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参与更多类型戏剧作品的兴趣,特别是希望有机会尝试纯粹的话剧表演。
整场演出中最令张艺兴感动的一幕是歌曲《渭城曲》,它不仅传递出一种离别时淡淡的忧伤,更深刻地反映了剧中人物对敦煌深厚情感的寄托。张艺兴邀请年轻一代走进剧场,亲身感受这段跨越时空的旅程,共同体验那份守护美好事物的决心与勇气。
统筹/满羿摄影/峰平山海摄影团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全集百度云资源下载[HD1080P超清]网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