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电影 漫威资讯 演艺界还有更多潜力可挖吗?

演艺界还有更多潜力可挖吗?

近期,北京市文联举办了第29期坊间对话,主题聚焦于“小空间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艺新空间”,旨在深入探讨北京演艺新空间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演艺界还有更多潜力可挖吗?

为何演艺新空间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北京共有超过300个演艺空间开展了营业性演出,其中东城、西城和朝阳区作为演艺新空间试点工作的先行者,已经挂牌了颜料会馆、77剧场、繁星戏剧村等25家演艺新空间,为观众带来了与传统剧场截然不同的观赏体验。吉祥大戏院、正乙祠戏楼等演艺空间通过融合京剧、昆曲等传统文化演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王东指出,随着新媒体和的发展,以及人机交互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于传统剧场的在场感和仪式感已不再满足,转而寻求更多的沉浸感。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张朝霞认为,在新空间的演艺形态中,观众与演出的关系将被颠覆,观众将成为演出的主角,甚至能够影响剧情的发展。这种形式恰好迎合了年轻人对于艺术市场和艺术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并为严肃艺术与大众文化消费之间搭建了新的沟通桥梁。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胡娜则强调,新空间中的演艺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她认为,“新空间不只是文化消费的场所,更会对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观众趣味和欣赏习惯的快速变化,传统艺术如戏曲如何适应时代,展示其独特的艺术特质以吸引观众?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分享了他们的经验。2018年,北京市曲剧团尝试将《茶馆》打造成沉浸式演出,在中国戏曲文化周上进行了演出。崔迪表示,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观演关系,让演员和观众不再有台上台下之分,共同参与演出和观赏。近年来,他们继续探索并尝试了《林则徐在北京》等作品,在三进院落的场景中进行演出。

崔迪强调,戏曲作品在创新时必须坚持戏曲的艺术标准,不能丢失剧种的本体特色。只有在保持本体特色的基础上,再尝试新空间、新传播手段等创新,才可能真正吸引观众。面对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方式变革,她认为这是戏曲必须利用好的手段,但也需要注意探索和试错的过程。

演艺与新空间的结合,引发了一些人对“艺术的纯粹性”的担忧,担心过度追求商业性和会损害创作的艺术性。

张肖,曾执导《大真探赵赶鹅》《小姐》等沉浸式、环境式戏剧作品,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他表示,创作者首先要为观众负责,其次要为出品方负责,不能让投资者亏损,这样才能保证创作的持续性。他们尽可能结合自己的创作兴趣和喜好,制作出观众不会讨厌的作品。他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也会有其他人喜欢。

张肖还认为,新空间中的演艺作品,和传统剧场作品一样,能够提供讨论的空间。他相信,即使是娱乐化的戏剧,也能让观众在观看后思考生活的意义。

演艺新空间作为新的演出形态,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误区。创作者在追求新颖和潮流化的同时,如何避免浮躁,避免过度使用不适宜的科技手段,以及如何保留空间的独特性?王东认为,我们应该从科技的反向价值来理解这个问题:在这个时代,越是追求科技,可能越需要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这正是演艺新空间的独特价值所在。他还强调,演艺新空间要求作品与空间的结合具有独特性,不易被他人复制。在创造演艺新空间时,应该从时间、地点、场景、心理这四个维度出发,考虑受众,才能真正让观众沉浸在我们打造的概念中。

张肖也提到,目前沉浸式演出和空间实验戏剧的同质化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大家都在追逐潮流化的东西。他个人的想法是尽可能多地排演与生活贴近的、能够与年轻人想法相通的题材,即使题材有时间、空间的距离,也要找到它的现实意义。

文/本报记者于静统筹/刘江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