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导演安迪·穆斯切蒂最近关于《闪电侠》电影票房失利的言论来看,排除格兰特·古斯汀这一决策似乎变得更为合理。2023年上映的这部DC扩展宇宙(DCEU)作品,尽管在发布前备受期待,但最终并未达到预期的表现,这不仅让华纳兄弟感到困惑,也使得影迷们开始质疑问题出在哪里。通过穆斯切蒂的评论,我们得以一窥电影背后决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电影对于核心角色处理方式的挑战。
自2014年起,格兰特·古斯汀因出演电视剧《闪电侠》而与该角色紧密相连,该剧作为Arrowverse的一部分,播出了九个赛季,并帮助构建了一个包括《绿箭侠》、《超级少女》和Legends of Tomorrow在内的共享电视宇宙。考虑到古斯汀饰演的闪电侠长久以来的人气,许多人原本期待他会在2023年的电影中出现,尤其是在电影描绘了类似他在Arrowverse事件《正义联盟:无限地球危机》中短暂遇见埃兹拉·米勒版闪电侠的多重宇宙交叉情节时。
穆斯切蒂对《闪电侠》票房失败原因的解释,揭示了电影在人物塑造和观众定位上的策略。穆斯切蒂避开了诸如埃兹拉·米勒争议、DCEU先前不利的发行历史以及超级英雄题材疲劳等大问题,而是指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闪电侠》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它未能吸引到全部四个象限的观众。当一部电影花费了2亿美元制作时,华纳希望连您的祖母也会被吸引进电影院。我了解到很多私下的反馈是,很多人并不关心闪电侠这个角色,尤其是女性观众。这些因素都对我的电影造成了阻力。”
这段话突显了几点关键问题。首先,穆斯切蒂承认《闪电侠》难以与广泛的观众建立联系。相较于拥有数十年主流文化认知度的超人或蝙蝠侠,闪电侠的魅力显然更加小众。其次,关于“人们不关心闪电侠”的评论暗示了角色营销和呈现上的深层问题。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古斯汀没有出现在电影中;如果制片方认为观众已经对该角色失去兴趣,他们可能觉得加入古斯汀不会显著提升电影的吸引力。然而,鉴于Arrowverse的成功和古斯汀持久的人气,这样的逻辑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穆斯切蒂的评论表明,古斯汀缺席《闪电侠》电影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这意味着要么导演和工作室未意识到古斯汀对粉丝的重要性,要么他们低估了他的影响力。两种情况都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它们忽视了Arrowverse为角色受欢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很难说“没有人关心古斯汀的闪电侠”,毕竟《闪电侠》电视剧连续播放了九季——这是所有Arrowverse节目中最长的一部,也是史上第二长的真人超级英雄剧集,仅次于《超人前传》。这种持续性的成功证明了其广泛的吸引力以及观众与古斯汀扮演的巴里·艾伦之间的情感纽带。古斯汀的版本是Arrowverse的支柱,他的缺席确实让人觉得是一次错失良机,未能将电视和电影观众之间的桥梁搭建起来。
穆斯切蒂的评论无意间揭示了《闪电侠》电影难以找到受众的原因。影片受到批评,因为它看起来更像是蝙蝠侠或超人的故事,而不是以闪电侠为中心的故事。由于迈克尔·基顿的蝙蝠侠和萨莎·卡勒的《超级少女》等重要角色的存在,有些人觉得巴里·艾伦在他的电影中被边缘化了。这与穆斯切蒂所说的“人们不关心闪电侠”相呼应,但也形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未能尊重闪电侠在漫画和Arrowverse中的遗产,导致这部电影疏远了那些本应为其辩护的观众。Arrowverse的成功证明,当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发展时,闪电侠是有观众基础的。然而,《闪电侠》电影试图吸引更广泛受众的努力却稀释了它的叙述,使其既不吸引普通观众,也不吸引长期追随者。
最终,穆斯切蒂的评论揭示了对闪电侠魅力的根本误解。虽然这位英雄不像蝙蝠侠或超人那样广为人知,但他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他的亲和力和人性。通过过度关注多重宇宙的概念和老角色的回归,《闪电侠》电影反而失去了使这个角色与众不同的本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漫威电影 » 闪电侠拒用Grant Gustin,导演解释DC电影票房失利原因后更说得通了